從榜樣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
http://m.mattsalter.com2024年03月29日 09:30教育裝備網(wǎng)
據(jù)媒體報道,曾被評為寧波市名校長的陸琦,近日在學校班隊課上拿出自己24年前的高中成績單,用“我也當過學渣”的逆襲故事,激勵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三學生。有學生課后表示:“這是我喝過的最濃的一碗‘雞湯’!
中考不僅是考生與他人的比拼,也是考生與自己的較量。備考過程亦是一個磨礪意志、涵養(yǎng)品格和精神升華的過程。中考競爭激烈,初三學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。他們不僅需要心理撫慰,也需要精神滋養(yǎng)。許多中學會給初三學生做心理輔導,邀請專家學者作報告。而陸琦校長不走尋常路,用親身經(jīng)歷言傳身教,起到了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的作用。
那種熱衷于簡單化歸類的“標簽論”,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固化思維,似乎一時的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永遠的成績不好,現(xiàn)在的成績不好就意味著將來沒有出息。其實,無數(shù)的案例,包括陸琦校長的故事,都生動鮮活地說明,成績好和成績差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,人生不要自我設限。只要充分激發(fā)精神的力量,頑強拼搏、不懈奮斗,后來居上并非不可能。
真誠的態(tài)度、真實的力量往往更能打動人心。對于青少年而言,簡單、生硬的說教通常難以引發(fā)他們的共鳴。作為“數(shù)字原生代”,當下的中學生有著明顯的網(wǎng)絡化成長體驗,對照本宣科、陳詞濫調(diào)的說教往往提不起興趣。這使得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,不斷改革創(chuàng)新,讓思想政治工作“活”起來,用學生身邊的榜樣、身邊的勵志故事來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,讓學生感受到接地氣、有溫度的教育。誰又不曾是少年?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。陸琦校長的故事本質(zhì)上是給初三學生精神“補鈣”,讓學生相信自己的潛能,相信自己身上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。
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名校長大多是學識淵博、成績優(yōu)異的學習精英。陸琦校長的故事顯然打破了這一固化思維,讓學生意識到名校長風光無限的背后,也有過迷茫困惑、失利挫敗的經(jīng)歷。直面和正視自己的求學經(jīng)歷,讓學生感覺去掉光環(huán)效應的校長離自己并不遙遠。只要自己永不放棄、堅持到底,人生的劇本也能改寫。
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,而是點燃一把火。引導和激勵學生找到痛點,與學生一起面對困難和挑戰(zhàn),發(fā)現(xiàn)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,這才是教書育人應有的模樣。陸琦校長的故事猶如一面鏡子,提醒和啟發(fā)學生即使當下成績不夠理想,也不能陷入自我懷疑、自我否定和自暴自棄、沉淪放逐的泥沼之中,而應篤信付出足夠的努力和堅持,就能有所收獲,甚至實現(xiàn)逆襲。只要理想之火不滅、奮斗之志不移,每個人都可能超越自我。
遇上好老師是一種幸運。好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經(jīng)師,也是幫助學生塑造精神坐標、校準價值航向、教會學生為人處世之道的人師。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燈,關鍵在于激發(fā)和挖掘他們的潛能,這顯然需要高妙的教育智慧。與空洞的語言和庸俗的套路相比,陸琦校長不遮丑、不惜自我“揭短”,用現(xiàn)身說法、以身示范來激勵和鞭策學生,有助于激發(fā)學生的內(nèi)生動力,從而提升育人成效。
人生沒有固定模板,成功沒有標準答案,單一、片面的以成績論英雄顯然需要糾偏。打破“唯成績”“唯學歷”的關鍵在于持續(xù)深化教育評價改革,健全分類評價、多元評價,不唯成績論高低,幫助每個學生找到契合自己的成才之路,這也是陸琦校長的故事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。
(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學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