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法教育如何平衡“技”與“道”
http://m.mattsalter.com2020年04月07日 11:24教育裝備網(wǎng)
隨著新媒體、新技術的出現(xiàn),對書法教育的意義和方式提出了挑戰(zhàn)。如何將傳統(tǒng)書法的技能、觀念、理論等,在現(xiàn)代教育體制模式下進行轉換,顯得尤為關鍵。這也是現(xiàn)階段高等書法教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,在筆者看來,書法教育現(xiàn)代性轉換的重心,是如何處理好“技”與“道”的問題。
“技”指技法,包括書寫者對材料、工具、筆墨、書體等技術層面的掌握;“道”指書寫者從技法上升至精神層面,拓展至藝術、文化乃至人生、社會、自然、宇宙的一系列思考與體悟。中國古人從不將書法視為單純的技能,而是賦予更高的精神意旨。書畫于文人而言,并不僅僅是遣興玩樂的雅興,而是作為修身悟道的媒介。然而,在現(xiàn)代教育體制下,無法用標準化的數(shù)據(jù)測定和衡量。如今的高等書法教育也明顯呈現(xiàn)出重技輕道的特點。
重技輕道不僅在古代文人眼中被視為工匠行徑,在今天同樣被視為價值底端的“功夫”。雖然高等書法教育培養(yǎng)的學生不一定都從事藝術創(chuàng)作,但即便他們從事其他與書法有關的行業(yè),也需要較強的思考能力和繼續(xù)學習的能力。書法家陳振濂指出:“書法與‘國學’聯(lián)姻的先天優(yōu)勢比繪畫要強得多。”對于書法專業(yè)的學子而言,“道”的層次和意義更加復雜。傳統(tǒng)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、信息科技與新媒體技術的高速發(fā)展,使我們的藝術創(chuàng)作手法和觀念愈發(fā)復雜而多變。中國傳統(tǒng)書法的“道”就當下的社會環(huán)境而言,顯得隔離和單薄。這就需要學生在思考和參悟“道”的同時,加強對社會、文化、歷史的深入考察。作為高等書法教育者而言,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想性內容的學習機會,還要與書法本體緊密結合,從書法本體的角度來觀照當下的時代。
清末學者魏源說:“技可進乎道,藝可通乎神;中人可易為上智,凡夫亦可祁天永年;造化自我立焉!睍ń逃龖訌妼Α暗馈钡年P注,卻也不能忽略書法的技能訓練。對于“技”和“道”的看法,其實他是綜合了中國傳統(tǒng)觀念與當時社會現(xiàn)實而作出的判斷,但時至今日,仍然對我們具有深刻的啟發(fā)。因此,高等書法教育重“道”,必須建立在“技”的基礎上。
學習書法基本是以前人為師,以經(jīng)典為師,這種學習模式與繪畫有所不同。學習繪畫除了向經(jīng)典范本學習以外,還以自然為師,以造化為師,依靠寫生來訓練基礎技能,但書法必須依靠對經(jīng)典作品的反復臨習來提高技法。此外,古人的書法學習往往注重個人的領悟,無論臨帖或讀書,其學習歷程大多呈現(xiàn)散點式。歷代書法家教導其弟子,也不作過多理論的闡發(fā),或者親身示范,或者寥寥數(shù)語點撥,重在啟發(fā)學習者自我開悟。
與古代的書法教育不同,當今高等書法教育要求學生在短期內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理論知識。在具體的技法方面,將復雜的書法技術拆分講解,構造出一套技法速成的體系。在理論知識方面,設置專門的書法史、書法理論、美術史等課程,循序漸進地教授書法文化知識。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學生的書寫技法,成為書法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。因此,很多院?偨Y出相應的程式和方法,這些速成式的教學方法雖然很容易出成果,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弊端。過分精細、機械化的訓練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,也使書法技法缺乏自然的氣韻和生機,抹殺了學生的天性和個性,造成千人一面的藝術風格。高校書法教師應當充分激發(fā)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,給學生提供自我選擇的空間,根據(jù)其喜好提供不同的學習范本和臨摹方式。
當下,高清的復制品使書法學習者擁有古人無法比擬的便利和優(yōu)勢。新媒體技術的發(fā)展也使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。視頻教學、遠程教學等形式已成為普及之勢。雖然技術的發(fā)展使書法技法的教授方式更加便捷和高效,但也替代不了教師對學生親身示范的重要性。在大多數(shù)院校中,書法教師的親身示范一直是書法教育中的重要內容。雖然視頻教學可以為學生展示書法技法,甚至可以放大、放慢技法的細節(jié),但無法對學生的現(xiàn)場提問作出解答,也難以因材施教。因此,對于高等書法的技術教學而言,教師的親身示范仍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。
不僅古代書法之“技”在當代高等書法教育中面臨著現(xiàn)代化轉換的問題,書法之“道”亦面臨著同樣的局面。書法的“道”從狹義上來說,是指對書法的學術研究。書法家叢文俊指出:“通過這種學術的努力,從具體技法的考察復原,到理論的提升概括,都不難做到,而以學術來帶動藝術實踐和批評、理論研究,堪稱時代之必然的選擇!睂ɡ碚摰难芯恐皇菚赖臏\層,而高等教育中書法的“道”,并非狹義上的書道,也不局限于古人的“天地萬物之道”,而是引申為與書法相關的文化、思想以及觀念。古人學書,所求之道或許千差萬別,但終究不離修身養(yǎng)性,以求個人境界之提升。而在今天的書法教育領域,古人所求之“道”仍然是書法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,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在飛速發(fā)展的當代社會仍然有不可低估的價值。書法不再是知識分子必備的技能,因此,對“道”的傳授也需要思考如何轉型、轉變。
古人云:“師者,傳道授業(yè)解惑也!眰鞯,是為師者最重要和高層次的任務。當下,高等書法教育的傳授之“道”,已變換為復雜而多元的思想觀念,需要為師者對當代文化和傳統(tǒng)文化的深入研究,F(xiàn)代的書法教育體系還需要教師之間的分工合作,完全以書法藝術家作為書法教育工作者的做法已經(jīng)受到了質疑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