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安全教育保平安健康校園
http://m.mattsalter.com2019年04月19日 11:20教育裝備網
成都市教育系統(tǒng)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平臺。 資料圖片
“足不出戶,日進斗金”“正規(guī)平臺,誠邀刷單,按條結算,輕松上手”等信息經常充斥在學生周圍,如果相信了,那可能就掉進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。網絡技術的迅猛發(fā)展和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,為大學生在校園中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,但是同時也暗藏著種種“危機”。
2019年4月15日是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,我國的多所學校開展了以校園網絡安全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。推進校園網絡安全教育,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、構建平安健康校園。
校園網絡安全教育的育人目標
校園網絡安全教育不僅是一種校園安全教育,還是素質教育,更是培養(yǎng)網絡強國建設人才的教育。它的育人目標包含增強大學生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、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、規(guī)范網絡使用行為及提升信息素養(yǎng)。
增強學生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。由于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校園內活動,與外界接觸較少,缺乏社會經驗,防范意識較弱。但又因為智能設備中的種種便捷服務(如網絡聊天、購物、叫車、求職、理財等)提前讓學生間接建立了與社會外界的聯(lián)系。為了增強學生校園網絡安全意識,很多學校都在努力抓緊校園安全教育。
樹立學生正確的網絡價值觀。高校應以正確的價值觀指導學生的網絡行為,幫助學生分辨繁雜的網絡信息,尤其認清非法“兼職群”“校園貸”等陷阱。在此基礎上,進一步推進校園網絡安全教育,努力培養(yǎng)學生成為傳播“網絡空間正能量”的新興力量。
規(guī)范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。規(guī)范的使用行為建立在正確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的基礎上,教育學生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尊重他人的權利,不要讓網絡暴力成為傷害他人的武器,培養(yǎng)學生“適度用網、健康用網、安全用網”的網絡使用行為。
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(yǎng)。提升信息素養(yǎng)是對學生網絡行為的進一步提升,不僅體現在教育學生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工具,更體現在教育學生如何查找信息、辨別信息的真?zhèn)巍⒑Y選有效信息,如找到官方渠道的網站、警惕欺詐網站等。進而引導學生基于正確的價值觀處理信息,將有價值的信息整合并為學生健康成長發(fā)揮積極的作用。
校園網絡安全教育的推進方式
多方力量協(xié)同推進。校園網絡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、艱巨的系統(tǒng)工程,不僅需要學校堅持長期投入,還需要以學校為紐帶,加強與社會各方的共同合作,將大局意識、憂患意識、責任意識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。學校應加強與社會的合作,特別是與政府部門、教育科研機構、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、行業(yè)協(xié)會等組織的戰(zhàn)略合作。
例如,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組織北京高校集中開展以“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”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教育活動;東北大學舉辦國家安全教育展暨國家安全主題海報設計大賽優(yōu)秀作品展;黑龍江大學開展“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,依法維護國家安全”專題展覽和普法宣傳活動;濮陽職業(yè)技術學院舉辦以“增強國家安全意識,共同維護國家安全”為主題的講座等,讓師生深度參與到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中來,切實增強師生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能力。近日,騰訊動漫、騰訊新聞共同推出《動漫遇見“國家安全教育”》,以12張充滿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意境的動漫海報,帶廣大網民了解“總體國家安全觀”。
加強專業(yè)師資隊伍建設。學校的校園網絡安全教師需要具有正確的網絡價值觀、較高的校園網絡安全意識、規(guī)范的網絡使用行為和較好的信息素養(yǎng)。讓校園網絡安全教師通過持續(xù)關注學術前沿及時代發(fā)展趨勢、增進與企業(yè)和科研機構的雙向交流、定期接受新興信息技術培訓等方式,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、學科知識,并引導教師堅持探索將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新方式,以利于為學生提供有效、有趣、可體驗的校園網絡安全教育活動。案例教學法是校園網絡安全的主要教育方法,基于正面和反面的案例講解關于電話詐騙、網絡色情、網絡賭博、網絡涉毒、網絡傳銷、網絡涉槍等內容,激發(fā)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,并鼓勵學生基于案例信息進行獨立思考,深刻理解校園網絡安全教育的意義及其內容。
提高網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。校園網絡安全教師應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,例如大數據預警分析、智能教學資源推薦、可視化教學決策等技術,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網絡安全行為,精準掌握學生網絡安全數據,定期關注、分析學生的思想情感狀況,引導學生養(yǎng)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,遵守網絡社會規(guī)范和倫理道德,做到既不給自身帶來損害,也不傷害他人,更不做有損于學校和國家的事情。在此基礎上,引導學生不斷成為利國利民的合格公民,為學生的可持續(xù)性發(fā)展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(作者單位:天津大學教育學院)
責任編輯:黃程程
本文鏈接:TOP↑